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长期奋战在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指出,在推进健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习近平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习近平指出,推进健康**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我们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医疗卫生:“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建设,“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实上,“健康**”已酝酿多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首次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便表达出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密切关注: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语。这是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观点。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被总书记揣在心里。他多次在主持会议中强调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卫生是重要防线。2015年11月25日,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艾滋病防治也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领域,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就来到北京市丰台区看望艾滋病患者,他指出:“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
在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与健康、医疗相关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6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中央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健康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医疗是个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25日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再次阐述了推进“健康**”的决策部署: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生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表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本人就是一名体育爱好者。2014年5月30日,他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表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足球。其实,我还喜欢着篮球、网球,而且很喜欢武术。希望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
在其他场合,习近平也强调过要重视身体健康。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劝“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这段真情流露的话语,在网上被热情转发和评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询问店铺经理:“食品原料是从哪里进来的?安全有没有保障?”经理用手机向习近平展示了一组庆丰包子在顺义原料加工厂的照片,称店里的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是有安全保障的。看到照片后,习近平说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这是我最关心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由过去“盼温饱”变为现在“盼环保”,由过去“求生存”变为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们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环保是习近平多次提及的词语,今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指出,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
大健康领域还涵盖了养老。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早在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便指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在西安调研时,曾来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O五所社区一家中医馆,他表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15年12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60年来,**中医科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学向世界的一次展示。从中医中走来的青蒿素,对世界人类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习近平强调,中医药学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实现**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今年2月3日,习近平在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医疗保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下大气力抓好,生产廉价、高效、优质、群众需要的药品,杜绝假冒伪劣,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权益。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
人民为核心,问题是导向。当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研究起草《“健康**2030”规划纲要》,作为2016-2030年推进健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将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思考,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性解决方案,推动解决当前和长远重大健康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
伴随规划纲要的推出与落地,“健康**”将逐渐从顶层设计,走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长期奋战在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指出,在推进健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习近平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习近平指出,推进健康**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我们要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完善我国参与国际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紧急援外工作机制,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医疗卫生:“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建设,“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实上,“健康**”已酝酿多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首次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便表达出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密切关注: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语。这是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观点。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被总书记揣在心里。他多次在主持会议中强调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卫生是重要防线。2015年11月25日,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艾滋病防治也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领域,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就来到北京市丰台区看望艾滋病患者,他指出:“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
在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与健康、医疗相关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6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中央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健康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医疗是个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25日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再次阐述了推进“健康**”的决策部署: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生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表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本人就是一名体育爱好者。2014年5月30日,他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表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足球。其实,我还喜欢着篮球、网球,而且很喜欢武术。希望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
在其他场合,习近平也强调过要重视身体健康。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劝“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这段真情流露的话语,在网上被热情转发和评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询问店铺经理:“食品原料是从哪里进来的?安全有没有保障?”经理用手机向习近平展示了一组庆丰包子在顺义原料加工厂的照片,称店里的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是有安全保障的。看到照片后,习近平说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这是我最关心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由过去“盼温饱”变为现在“盼环保”,由过去“求生存”变为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们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环保是习近平多次提及的词语,今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指出,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
大健康领域还涵盖了养老。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早在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便指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在西安调研时,曾来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O五所社区一家中医馆,他表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15年12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60年来,**中医科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学向世界的一次展示。从中医中走来的青蒿素,对世界人类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习近平强调,中医药学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实现**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今年2月3日,习近平在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医疗保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下大气力抓好,生产廉价、高效、优质、群众需要的药品,杜绝假冒伪劣,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权益。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
人民为核心,问题是导向。当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研究起草《“健康**2030”规划纲要》,作为2016-2030年推进健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将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思考,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性解决方案,推动解决当前和长远重大健康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
伴随规划纲要的推出与落地,“健康**”将逐渐从顶层设计,走入寻常百姓家。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陇萃源看到的,谢谢!